谷歌学术镜像_Google学术搜索

学术目录

学术目录

  •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杂志(双月刊)创建于1984年,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至今共出版近170多期。 《时代建筑》以繁荣建筑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以“时代性、前瞻性、批判 性”为办刊特征,以“中国命题、世界眼光”为其编辑定位。《时代建筑》关注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即用世界的眼光来探索中国的命题;同时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创建以中国建筑为特征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时代建筑》采用主题优先的编辑和组稿模式,并设有“设计 作品”、“建筑理论的翻译与讨论”、“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研究”、“建筑教育”、“城市研究”、“建筑技术”、“书评”等栏目等栏目。《时代建筑》自创刊30多年以来,始终记录与参与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中,以极具批判性的媒体内核、多层次多角度的选题策略、高水准的学术品质、多元的传媒平台与当代中国建筑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了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时代建筑》是透视当代中国建筑的窗口。
    据2019年4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时代建筑》出版文献共5131篇,总被下载1536604次、总被引26490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13,(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60。据2019年4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时代建筑》文献量为3647篇,被引量为16892次、下载量为242209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时代建筑》影响因子为0.47。
    《时代建筑》的读者对象为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建筑院校师生、政府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公务员、城市与建筑及其相关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及其经理人、建筑材料厂商、代理商、建筑设计服务业(模型、效果图、软件、打印、出版、文化等)以及其它艺术门类艺术工作者。
    《时代建筑》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收录杂志、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杂志、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杂志、美国埃维利建筑期刊索引(Avery Index)收录期刊 。《时代建筑》是美国建筑杂志《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在中国首选的合作伙伴 。
    据2019年4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时代建筑》总被下载1536604次、总被引26490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13,(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60。
    据2019年4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时代建筑》被引量为16892次、下载量为242209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时代建筑》影响因子为0.4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2993名,在建筑科学类期刊(147种)中排名第66名 。

    timearchi.tongji.edu.cn - 2021-09-26 - 收藏
  • 《城市规划学刊》

    《城市规划学刊》

    《城市规划学刊》,原名《城市规划汇刊》,创刊于1957年, 1978年复刊后为双月刊。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是国内城市规划学刊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
    《城市规划学刊》立足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关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并兼顾与相邻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学术性和前瞻性为办刊特色,以国内高校唯一重点城市规划专业为依托,国内多家著名高校和权威性设计单位共同参与,在国内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重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影响因子名列同类期刊前茅。本刊立足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刊登国内外有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道路交通、生活居住、村镇、园林风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论述。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编辑出版:《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国内总发行: 上海市邮政局报刊发行局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印刷: 上海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创刊时间: 1957年
    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0-3363
    美国国际CODNEN中心国际刊代码: CGHUET
    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 31-1938/TU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 4-465
    国外发行代号: BM3196

    caup.tongji.edu.cn - 2021-09-24 - 收藏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有广泛和深厚的历史基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等多方整合,并吸纳了来自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国立杭州艺专等学校的部分教师,成立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其后,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专业风格,涌现了冯纪忠教授、金经昌教授、陈从周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1986年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构和规模日益壮大,教学科研体系趋于完整。进入新世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又有新的机遇,得到新的发展。原建筑系历任系主任有:黄作燊教授、吴景祥教授、冯纪忠教授、李德华教授;学院历任院长有:李德华教授、戴复东教授、陶松龄教授、郑时龄教授、陈秉钊教授、王伯伟教授、吴志强教授、吴长福教授。现任院长为李振宇教授。
    60多年来,学院秉承“缜思畅想,博采众长”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四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学术民主,人才队伍和专业教学理念呈现出统一中的参差多态。第二,追求创新,建筑、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研究与时代的变化和学科的发展同步。第三,勤于实践,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四,开放合作,积极面对全球化,国际合作交流富有影响,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学术中心。学院的全部三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被列入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A-、A-。
    院系专业师资
    学院现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3个系。共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5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配置完整,门类齐全。
    2018年学院共有全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40人(包括国际教师18人),全职管理人员59人。共有教授和研究员9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97名。高等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17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52名。另有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19人(包括国际教师123人)。
    学院国家级高端人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等。学院还聘请贝聿铭(Ieoh Ming Pei)、安藤忠雄(Tadao Ando)、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格兰·马库特(Glenn Marcus Murcutt)、伊琳娜·博科娃(Irina Georgieva Bokova)、华安·克洛斯(Joan Klos)等名家担任名誉教授;聘请魏敦山院士、张锦秋院士、王澍教授等担任兼职教授;聘请伊纳克·阿巴罗斯(Inaki Abalos)、斯凡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等担任合作研究海外学术大师。
    人才培养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为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1952年设立建筑学专业后,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城市规划(1955年)、风景园林(1979年)、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003年)等专业。在全国各高校中最早招收建筑学科研究生(1954年),首批设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博士点、硕士点(1981年),最先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分别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
    2018年全日制在读国内学生总数为2524人,其中本科生1175人,研究生1349人。另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242人,包括本科和硕士博士学历学位国际学生、双学位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期交流国际学生。学院开设71门全英语课程,每年国际公开学术讲座达到120-150场,每年延请国际“模块化教授”参与教学。
    60多年来,学院以重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多元开放的姿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以“知识、能力、人格”为宗旨,培育了一代代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毕业生总数达到16000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毕业校友中,既有魏敦山院士、邹德慈院士、唐玉恩大师、沈迪大师、邵韦平大师、王澍教授、柳亦春建筑师等著名专家,也有一大批活跃在设计创作、创新创业、行政管理、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成为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科研与设计实践
    进入新世纪,学院以“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和“数字设计”为学科新的发展重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新的强势学科,通过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优势学科群。组建“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智慧城市、建筑技术、历史建筑保护技术、数字设计建造等方面成果众多。成立“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建构了国内最齐全的学科建制,形成了学科群整体发展优势。设立以吴志强、唐子来、伍江、王德、赵民、郑时龄、钱锋、常青、刘滨谊等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9个“高峰计划”交叉创新团队,引进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国际联合PI和国际研究骨干,形成创新机制,科研成果丰硕。
    教师科研与设计实践形成良好互动。1994年以来学院先后成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设计院。在2008奥运会、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2010上海世博会、“一带一路”计划等重大项目中,完成了一大批研究和设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和设计实践中拓展了学科内涵,尤其在新型城镇化、城乡历史风貌保护、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智慧城市和数字建造等领域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获得国际和国内重要设计奖项200余项。
    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
    在国际合作中特色鲜明,先后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 for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 Shanghai Center)”、“亚洲发展银行-同济大学城市知识中心(Asian Development Bank-Tongji University Urban Knowledge Hub)”,积极开展与联合国人居署的合作。学院与海外10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联系,30多所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18所大学共建双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其中本科项目1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硕士项目17项:
    德国包豪斯大学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Wien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 Università di Pavia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Politecnico di Milano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夏威夷大学 University of Hawaiʻi at Mānoa
    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Chalmers tekniska högskola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 Nagoy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建筑学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Strasbourg
    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Versailles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
    法国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Paris-Belleville
    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 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
    通过国际建造节、联合设计教学、海外访学计划、国际双学位培养、国际夏令营、国际博士生院、国际论坛和国际联合科研等一系列项目,学院形成了特有的全球化影响。多名教授分别担任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伍江)、美国建筑学会荣誉会士(FAIA)(罗小未,郑时龄,常青,吴志强)以及其他诸多学术机构的重要职务。在世界QS排名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2018年和2019年连续排名为全球第18位。
    在社会服务中,学院发挥了广泛独特的作用。学院教授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相关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级学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评估委员会等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在学科发展、专业指导、政策制定和支持帮扶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设有《城市规划学刊》《时代建筑》、《建筑遗产》、《Built Heritag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五个学术期刊编辑部,发行有国内国际重要影响的五本期刊。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合作的“同济大学城建干部培训中心”已有30年历史,培训各类专业管理干部近20000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坚持“四个服务”,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为己任,以建设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的建筑、规划、景观类院校为目标,坚持学院精神传统,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不断追求创新,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教育和学术中心。

    caup.tongji.edu.cn - 2021-09-24 - 收藏
  •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2年1月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是由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它标志着中国医师队伍管理,由单一的卫生行政管理模式,向卫生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协同管理模式转变的里程碑。
    协会的宗旨是: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职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团结组织广大医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弘扬以德为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开展对医师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和定期考核,提高医师队伍建设水平,维护医师合法权益,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国医师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常务理事会是决策领导机构。协会下设11个职能部门、8个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若干个专科医师分会/专业委员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基本都成立了地方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是全国执业医师和乡村医生之家。
    2019年9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向全社会发布“医护人员健身18法”。
    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宗旨: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医师的全方位培训,保证医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发挥行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国医师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弘扬以德为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据当前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执业医师人数超过200万人。中国医师协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广大医师之家。凡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以及预防、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医学的协会、学会的管理工作者以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等,都可以申请加入并成为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www.cmda.net - 2021-09-17 - 收藏
  • 《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第一本建筑专业杂志,每月逢20日出版。大16开,128页,铜版纸彩色印刷。
    《建筑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建筑学报》创刊60多年来,涵盖了国内建筑学专业高水平的理论研究论文和重要建筑实践,记录了新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历程,在国内建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发行量一直在同类期刊中居首位。
    《建筑学报》立足国内,以全面反映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繁荣促进中国建筑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以服务国家的建设政策、倡导学术民主为办刊方针,以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为特色。以国内建筑界的重要活动、学术研究及实践为主要报道对象。根据学科特点和读者定位,报道方向兼顾理论和实践两大内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华1949园区10幢
    邮政编码:100044
    联系电话:010-80456861
    电子邮箱:aj@aj.org.cn
    据2020年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学报》共出版文献量13278篇,总下载次数4685578次、总被引次数10461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46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7。 [2] 据2020年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学报》文献量为5542篇、基金论文量为965篇,被引量为63809次、下载量为771164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7年影响因子为1.27。
    办刊宗旨:全面反映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繁荣促进中国建筑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办刊方针:服务国家的建设政策、倡导学术民主。
    办刊特色: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

    www.aj.org.cn - 2021-09-17 - 收藏
  •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学会于1953年10月23日成立。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杨廷宝先生历任本会领导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有很多理事是来自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学会集中了中国建筑界各专业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政府推进城乡建设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
    学会以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心,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团结和组织全国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促进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服务。
    学会坚持“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助手、会员之家”的办会宗旨,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组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编辑出版科技书刊;展览展示;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举荐和奖励优秀科技成果与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办好会员之家,为广大会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学会理事会现设立四个工作委员会,学会下设五十五个二级组织。
    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0万余人,包括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学生会员、外籍会员;现有团体会员一千多家。本会委托地方学会协助发展会员,并实行属地管理。
    学会编辑出版的刊物有《建筑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建筑实践》等,与日本建筑学会、韩国建筑学会联合编辑出版国际刊物《亚洲建筑与建筑工程》。学会设有“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三个奖项,以表彰和鼓励国际、国内建筑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和贡献。
    学会现有的品牌活动有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建筑设计博览会、威海国际人居节、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等。
    中国建筑学会于1955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1989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学会与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匈牙利、波兰、捷克、蒙古、巴西、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此外,学会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和交流 。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市,内设机构有综合部、学术部、国际部、会员部、科普部、财务部、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办公室、科技咨询中心、《建筑学报》编辑部、《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建筑实践》编辑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第二办公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3号实验楼
    网站:www.chinaasc.org

    www.chinaasc.org - 2021-09-17 - 收藏
  •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CPS)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CPS)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CPS)创建于1921年,是我国现有的全国学会中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宗旨是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个人会员是中国心理学会的主体,累计发展个人会员约13000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自2009年12月第十届理事会起实行“三理事长”制,即由前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候任理事长共同主持学会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36个专业委员会(另有2个筹委会),设有12个工作委员会,以及2个期刊编辑委员会。紧密团结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心理学会开展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已经召开了二十二届,自200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当前规模已超过2000人,是国内心理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
      中国心理学会设立会士制度,设有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等奖项。设立“荆其诚国际心理学大会青年学者资助计划”,每两年资助青年学者参加国际心理学大会。
    “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自200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规模1000-1500人,参加者为来自中国各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国内外心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是广大心理科学工作者交流成果、展示实力的最重要的学术平台,截至2019年10月已召开二十二届,同时中国心理学会在意识到美国心理学会有《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意义后,编制并发布《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以提升学会相关论文质量,此外“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加强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与服务社会实践路径探索,加强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56年。《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心理科学编辑部出版,前身为1964年创刊的《心理科学通讯》 中国心理学会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www.cpsbeijing.org - 2021-09-07 - 收藏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研究中药的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中药研究所经过六十五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质量标准、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的科技骨干。全所现有职工500余人,设有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生药研究中心、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研究中心、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数据中心、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和期刊部,以及挂靠管理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全所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和科普期刊《家庭中医药》,承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设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药研究所构建了中药理论、中药产业关键技术、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等完善的中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中药理论研究重点进行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原理等研究。中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重点进行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工程化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中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中药新药创制的核心环节,重点进行中药信息与数据挖掘、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化学提取与分析、中药制剂、中药代谢药理、毒理及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73项。已获科研成果奖项3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4项;开发新药33个,出版中医药著作230部,发表论文5400余篇。我所屠呦呦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近年来,中药研究所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成果获奖、项目经费、新药研发、企业服务、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环境设备升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五年,在国际知名杂志The 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Molecular Plant,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SCI论文860余篇。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奖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课题经费创历史新高,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研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新药研发实现跨越式突破,金柴抗病毒胶囊、舒咽片、金草提取物、金草片、双氢青蒿素片、黄连解毒丸、保心颗粒、檵木颗粒等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我所全面深度参与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研制工作,集中全所优势力量承担主体的药学部分研究内容。2021年3月,清肺排毒颗粒及化湿败毒颗粒均获批上市。近年来,我所横向服务合同额和到位经费快速增长,科研转化能力大幅加强。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研究背景的优秀科技人才,提高了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优化梯队结构。 与WHO、美国、奥地利、挪威等8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我所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建“中欧中医药及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与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共建“中奥合作研究中心”,与澳门大学共建“澳门中医药研发中心”。现拥有600兆核磁共振等3.8亿元科研仪器和设备。

    icmm.ac.cn - 2021-09-07 - 收藏
  •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成立于1978年4月1日,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由中国科协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双重领导的全国铁道行业科学技术性的群众组织。 学会宗旨 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铁道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的重要指示,立足铁路建设和经营主战场、聚焦铁路科技发展最前沿、面向铁路现代化重大科技需求,团结和带领铁道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铁路科技创新事业,努力建设“铁道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要任务 一、开展国内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交流合作,发展同国内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组织举办相关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国内外调查研究、培训等活动;承办铁道科技成果展; 二、组织开展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应用性技术成果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开展铁路科技决策咨询,提供政策建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 四、组织开展铁道行业全产业链团体标准研制工作;接受政府委托,开展专业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等政府转移职能。 五、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铁路和轨道交通领域科技决策咨询、科研成果评估以及其他技术服务; 六、组织铁道科技和科普期刊、书籍、论文集及其它科技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七、表彰、奖励铁道行业优秀科技成果、科技工作者,推荐“两院”院士等优秀科技人才; 八、开展铁道行业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九、组织会员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建议和呼声。 十、接受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组织机构 中国铁道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选举理事会。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责。学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 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共设立6个工作机构(委员会)和26个分支机构;理事长卢春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福海。 目前,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铁道学会,业务上受中国铁道学会监督指导,并受中国铁道学会委托发展和管理个人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中国香港铁路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含: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学生会员)和单位会员。目前,铁道学会共有个人会员6.7万多名,其中高级会员213名;单位会员216个。 学术活动:学会根据不同时期铁路科技发展重点,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现为国际重载协会和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成员,学会秘书长任国际重载协会理事。 科学普及:在科学普及方面,通过开展"铁路科技周"、"铁路科普日"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使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受益。 科技咨询:在科技咨询方面,组织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活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团体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改革的相关要求并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经验,组建中国铁道学会标准化委员会、标准与认证部及14个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来自铁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勘察设计、运营管理、土木工程及装备制造等领域的700多名专家委员,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开展铁道行业全产业链团体标准研制工作。 科技期刊:学会系统共有科技期刊38种。《铁道学报》《铁道知识》由秘书处主办,其余由分支机构或省级学会主办或联合主办。《铁道学报》是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文期刊,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等几十家大型数据库收录。《铁道知识》是全国优秀科普期刊。 科技奖励: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和原铁道部批准,自2002年开始,设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在中国铁道行业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截至2017年,共表彰奖励2269项科技成果,表彰奖励铁道行业5698个单位、铁路科技工作者29526人次、铁路环保工作者136人次。 2002年,中国铁道学会、原铁道部人事司、科技司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并负责组织其评审工作。截至2017年,共表彰奖励990名铁道工程师。 中国铁道学会作为全国铁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社团组织,成立40年来,团结组织铁路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铁路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科学普及应用、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和铁路科技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www.crs.org.cn - 2021-09-06 - 收藏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全国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工程学术团体之一,成立于1912年,其前身是由我国近代杰出的土木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创建的中华工程师学会。著名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茅以升、李国豪教授以及侯捷、许溶烈、谭庆琏、郭允冲等领导同志历任本会理事长。学会团结带领广大土木工程的专家和科技者,围绕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和提高土木工程领域科技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科技书刊;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对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开展技术服务与咨询;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举荐与表彰奖励优秀科技成果与人才;反映会员合理诉求,为会员提供服务。 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近1000家、个人会员近10万,设有19个分支机构,包括19个专业分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港口工程分会、防护工程分会、市政工程分会、计算机应用分会、水工业分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燃气分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工程质量分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轨道交通分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和2个工作委员会。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均设有地方土木工程学会。 学会早在1954年就创办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的《土木工程学报》。学报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综合性核心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北京大学工业技术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作为核心期刊收录;参与主办的其他科技期刊有《城市公共交通》、《岩土工程学报》、《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地震工程学报》;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规范;成为首批国家团体标准研制试点单位,发布团体标准。 学会加入了七个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国际煤气联盟(IGU)、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会(ACUUS);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签订双边合作协议。推荐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推荐优秀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参加国际奖项评选,提升了我国土木工程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学会积极开展科技人才推荐工作,推荐了两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奖、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等候选人,实施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进一步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为继承和弘扬詹天佑先生爱国敬业、奋斗创新的精神,学会于1999年设立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詹天佑大奖),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和引领土木工程的创新发展。詹天佑大奖是经国家批准,建设部认定、科技部首批核准的科技奖励项目,得到建设部、交通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水利部、中国科协以及行业内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学会具有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资格,先后有十多个项目经学会推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有多项工程经学会推荐获得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大奖。此外,学会还设有优秀论文奖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奖。 学会挂靠住房城乡建设部。办事机构为秘书处,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电话:010-58933958,会员管理电话:010-58933927,网址:www.cces.net.cn,电子信箱:cceszhb@163.com。

    www.cces.net.cn - 2021-09-06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