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www.ustc.edu.cn - 2021-12-15 - 收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指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学校先后建设和参与建设了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北京谱仪(BESIII)、稳态强磁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子午工程等大科学装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十年共发表SCI论文28785篇、被引334996次,授权发明专利1073件、实用新型354件,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2项;十一五以来,科研项目获批经费达60亿,先后牵头承担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87项,联合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240余项。近年在量子信息、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纳米科学、地球环境、生命与健康等前沿领域(该校各研究领域详细内容介绍参考资料)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相关成果先后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世界科技进展”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3次,美国(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量子信息、铁基超导成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成就展基础研究代表成果(共3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实体馆藏中外文书刊220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包括4万多册的特藏、再造善本等。图书馆通过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化文献体系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已引进和共享135个中、外文数据库(平台),包括主流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可以方便查阅中文电子图书240万种、外文电子图书4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620万份、国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7万份,以及大量的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学术期刊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低温物理学报》、《实验力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火灾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剑桥科学文摘》(CSA)和德国的《数学文摘》(Zbl Math)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于1992年列入100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于1994年列入300种“1992~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73名;连续4次(1992,1996,2000,2004)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许多部门和高校列为评审正高职称认可或发表论文重奖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科研成果等,2002年起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SCIE等出版物收录。 《低温物理学报》:是首批确定为国家核心类期刊之一,被英国《SA》、美国《CA》、俄罗斯《PҖ》长期收录,中国科技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部情报所情报中心固定收录并检索的期刊。 《实验力学》:为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统计源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期刊、维普资讯等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力学类核心期刊。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RCCSE-E教育学类核心期刊,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及有关报刊网全文收录。 《火灾科学》:是火灾过程及其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后因外迁它校而停办。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同年获得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武大版”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价为5★专业。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Tongji University)是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下设的二级学院,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
life.tongji.edu.cn - 2021-12-10 - 收藏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原名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1948年8月,生物学系分为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1951年8月,同济大学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三个系:生物医药与技术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系;一个研究所:蛋白质研究所;一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6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4名(含青年长江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6人,其中青年项目13人,数量位居全校所有院系首位;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9名;上海市东方学者7名;浦江计划人才17名;教授50名,副教授27名,兼职教授6名,讲座教授3名,客座教授1名。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硕士点和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家“985”、“211”计划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最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并已在重大疾病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动物毒素蛋白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及疾病的模式生物研究、中药信息学研究、纳米医学研究、中草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两个本科专业,是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实施“2+1+X”的英才培养模式,即:2年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1年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1年毕业实习及通过直接攻读博士。院内5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资格。学院内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列为1: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长、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学院近年来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学院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www.sxmu.edu.cn - 2021-12-08 - 收藏
学校现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等32个本科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学校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艰辛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山西“1331”工程实施、健康中国和健康山西建设、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等发展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步伐,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包括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36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20余篇;获专利授权18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2019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4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4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158.424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为2762114册;电子期刊768142册;电子学位论文8494492册;音视频90663小时,电子期刊、图书等数据库28个。 学校承办的学术期刊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和《基础医学教育》。《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山西医科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医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是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连续多年被美国《CA》,俄罗斯《AJ》,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基础医学教育》是山西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发行的医学教育类专门刊物,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育理论探讨,教学管理研究;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是东北师范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1953年,历史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77年,历史系恢复高考招生。2004年,历史系撤系建院。
sohac.nenu.edu.cn - 2021-12-07 - 收藏
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所在单位。下设有中国史系、世界史系、考古学系、旅游管理系及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世界中世纪史研究所、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明清史研究所、美国研究所、东北史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边疆工作站、亚洲文明研究院、东北抗联暨伪满洲国资料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单位。其中,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入选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备案名称为“东亚研究院”,这是教育部在我校设置的首家国别区域研究机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5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30人,讲师13人(截至2018年6月)。近年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暨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目前在校本科生547人,硕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135人(截至2018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始终坚持“务实求真、育人为本”的理念,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作为传统学术领域的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美国史、明清史和文明史比较研究,依旧保持雄厚的研究基础和鲜明的学术特色;作为新兴学科的东亚史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念,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历史学部的学科研究布局报告中,东北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内“古典学”和“东亚史”的重要研究机构。同时,先秦秦汉史、东北区域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教学论、旅游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陆续推出的“地域文明研究书系”、“西方古典学译丛”、“世界文明史研究丛书”等系列标志性成果,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学报》、《东方学报》(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明代研究》(台湾)、《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海内外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京都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其中6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文库。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清史编撰项目等100余项,为学院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与经费保障。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结果,世界史学科分别排名第一(2011年)和第二(2012年)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强化基础训练,导入一流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早从上世纪50年代始,学院教师就参与了《世界通史》的编纂工作,主持编写的《世界上古史纲》、《世界中古史》、《明清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纲》等教材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国家级教学项目、省级教学项目10余项,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优秀教材奖、吉林省教学优秀成果等教学奖励10余项,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 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除常规课程教学外,还定期组织“青史论坛”、“青史沙龙”等学术活动,创办学生学术期刊《溯园》,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就读期间即曾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连续多年在全国史学新秀大赛、教师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直是全国史学研究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诸如朱绍侯、吴雁南、苑书义、詹子庆等一批早期毕业生更是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
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扩大学术交流,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九州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几十所海外知名学府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派出10余名青年教师、学生分赴海外留学或进修。同时,作为学术交流窗口,学院主办的古典学英文杂志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及其中文版《古代文明》、《外国问题研究》,在中外学界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度重视基础资料建设工作,先后收藏、购买重要图书资料10余万册,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古代拉丁文字,日、韩各类书系和东亚诸国的原始文献,以及有关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欧洲与亚洲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美国城市与移民研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对外政策解密档案电子资料库等。建立了具有相当收藏量及专业特色的图书资料库,实现了教学和科学研究手段的专业化、现代化。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学院近年来,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学报》《东方学报》(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明代研究》(台湾)《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京都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其中6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文库。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清史编撰项目等100余项。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图书资料库收藏、购买重要图书资料10余万册,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古代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古代拉丁文字,日、韩各类书系和东亚诸国的原始文献,以及有关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欧洲与亚洲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美国城市与移民研究,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对外政策解密档案电子资料库等。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辑出版《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古代文明》、《外国问题研究》。《古代文明》主要栏目有古代地中海、中国先秦史、中国传统学术、帝制中国、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理论与思想、日本历史文化、神话与文化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9-2020年)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外国问题研究》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日本问题研究、伪满洲国研究、青年学术园地等特色栏目。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www.dmu.edu.cn - 2021-12-05 - 收藏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二级单位50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3个、管理部门20个、教辅部门6个,独立学院1个。现有附属医院27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有省部级各类人才230人次,其中,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30人,省优秀专家11人次,省教学名师31人,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1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0人次,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57人次。省级教学团队6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
大连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6个,省级教学平台30个;国家级课程5门,省级课程8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高等教育类教材建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五年制赛道)全国总冠军(金奖);另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4次、一等奖2次,获奖数量全国领先。2020年本科毕业生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87.95%、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94.60%,总通过率超全国平均18.80个百分点,位于东北三省首位。学校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以来,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4项;2014年以来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8项,省级项目263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共有16名学生成功完成捐献,是东北地区捐献人数最多的高校。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有部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00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3400余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34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
大连医科大学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医科类高校前列,被评为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自主招生资格和教育部“丝绸之路”、“高校研究生”,“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2018年通过全国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生源累计覆盖五大洲11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了“中美公共卫生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MPH)”。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
大连医科大学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1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18个,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大连市工程实验室2个,大连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近10年,大连医科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22位、东北高校第9位、辽宁省高校第4位。“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310余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完成单位的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02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
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有实体馆藏105.36万册,电子馆藏133.01万册,总馆藏238.37万册。电子资源包括检索类、期刊全文类、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学习考试类资源等数据库58种,可获取全文的中外文电子资源1.46万种。图书馆藏书以生物医学为主体,兼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文献。
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大连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医学与哲学》。《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先后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一等奖、东北三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与国家教委科技司全国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学会优秀编辑奖、辽宁省教委优秀自然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为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录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与哲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设有《医学与哲学》A期(原: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与哲学》B期(原:临床决策论坛版)。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www.zjnu.edu.cn - 2021-12-04 - 收藏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浙江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80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294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2万余人。
浙江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有72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课程2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浙江师范大学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4人。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共建附属学校40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发挥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70余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1个独立孔子课堂和1个中文教育中心,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共获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41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312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5.1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67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突破。
浙江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级各类社科项目281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7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总体在省内高校中属领先水平。共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0项,在全国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居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17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2300篇,权威、一级刊物996篇。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532篇,其中Ⅱ区以上的论文达459篇。授权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20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7项。
浙江师范大学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级江南村落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浙江师范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教研(数学)》,其中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自然科学版为季刊。此外,还发行内刊《教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语文教研》、《中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与实验》和《生物教学与实验》等。这些刊物在浙江基础教育界反响良好,为浙江省师资培训、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华侨医院)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位于暨南大学校园,面向国内病人和海外侨胞开放。医院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879人,其中高级职称174人,获硕士、博士学位13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86人,曾到国外进修学习的医疗和护理骨干120多人。拥有专业学科43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14个,“广东省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学科”3个。
www.jd120.com - 2021-12-02 - 收藏
1994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1989年起连续被广东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文明医院”称号,1995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广东省文明单位”,1996年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广东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先进单位”,1998年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以病人为中心“百家文明医院”,2001年在广东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组织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被评为行业满意医疗单位。
在教学方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每年要完成博士、硕士、本科生、大专生等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举办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教育培训班,二十年来培养博士生47人、硕士生274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科研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758项,获国家、部省级成果奖84项,国家教委、卫生部、省科技进步奖100多项。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有众多医疗项目已达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如医院开展的异种表面角膜镜片术,自体、异体骨髓移植、肾脏外科手术、肾移植、内窥镜鼻窦手术、内窥镜技术进行消化道疾病的诊治、腹腔镜外科手术、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失语症的治疗、巨大型肝癌切除、人工晶体植入、颅内肿瘤摘除、颅脑外伤治疗、介入放射诊疗(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心脏冠脉搭桥术、小儿麻痹矫治术、小儿外科、口腔整形外科技术、重症监护、新生儿疾病诊治和监测、不育症的治疗、艾滋病的诊断监测等诊疗项目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还拥有全身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伽玛刀治疗系统等当前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此外,医院于2000年4月通过了台湾慈济骨髓中心的现场评估,成为该中心的定点移植单位;2001年4月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成立了宁养院。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始终贯彻“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建院方针,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医学交流和合作。为了方便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国治病,设立了华侨门诊和华侨病房,为不同需求层次的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目前正在筹建的国际医疗门诊部,还将为境外人士提供高质量、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此外医院还设立了体检中心,为各类团体开展健康体检工作。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形成了神经内科、骨科、普外科和医学影像科四大“旗舰学科”,其中脑血管病急救及规范化防治、骨关节微创修复、腹腔镜减重、分子影像在脑重大疾病和肿瘤的应用等技术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拥有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肾内科、产科、儿科、康复科、眼科、口腔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疼痛科、临床护理。同时,医院为广东省十大危重产妇急救中心、国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在各类微创外科手术、神经血管介入、高难度脊柱手术、心血管介入及微创心脏手术、外周血管介入、脑杂交手术、新生儿急救、血液透析、血液病综合干预、睡眠障碍及其他心理疾病诊断及干预、康复、肿瘤综合治疗等技术处于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科建设积淀雄厚,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国家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第一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认定的首批高校附属医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依据暨南大学“侨校+名校”的战略定位,作为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成为海外、港澳台地区的境外医学生首选的学科之一。澳门公立医院75%的执业医师接受过医院的临床医学教育与培训。在非本土培养的香港执业医师中,毕业于暨大的临床医学生超过1/10。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建有临床医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院士为荣誉院长及首席科学家,拥有一批海内外引进的高水平专职研究人员,专用研究场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分子与功能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配备9.4T小动物核磁共振、回旋加速器、流式细胞仪等一批高尖端研究设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5项,在Nature、NEJM、Cell Mol、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原创论文。暨大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拥有大批高端的诊疗设施:包括PET/CT-3.0T MR多模式诊断系统、多台高端3.0TMR和高端容积CT、数字一体化介入复合手术室、符合国际标准的层流手术间、直线加速器和伽玛刀等肿瘤放射治疗装置、全自动信息化临床检验流水线、智能药房等。医院设有国际医疗部,并拥有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置的综合区(VIP病房),可为各类驻华机构人员、外宾、港澳台同胞及VIP客户提供医疗救治、保健、康复服务。
在新时代历史征程中,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全体同仁将秉承着“忠信笃敬、大医精诚”的院训,肩负治病救人、教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鲜明,诊疗水平先进,综合实力领先,国际知名的“名院+侨院”而奋勇前进。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四大旗舰学科介绍:
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脑水肿与细胞损伤协会主席(2017-2019)和《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联合主编单位,为全国第一批综合卒中中心和脑梗死静脉溶栓示范单位,形成了以脑血管病为领先,带动帕金森、痴呆、癫痫、神经重症和神经免疫等其他脑重大疾病诊治的医疗特色。其中在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方面,创建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新模式、时间窗内溶栓及介入取栓的早期急救、打造区域化卒中救治网、颅内外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卒中中心建设为优势技术的神经内科在全国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骨科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专科,以关节置换、脊柱矫形及肢体功能重建为重点特色,开展各种复杂类型的髋、膝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微创保膝、保髋手术、脊柱畸形矫形术、脊柱前、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术、脊柱微创、微创关节镜、肢体畸形矫形及功能重建、严重创伤修复等各种骨科常规及复杂、精细手术,各亚专科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我长”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尤其在复杂的脊柱畸形矫形、严重畸形的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术、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Latarjet手术等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作为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骨关节疾病治疗与研究中心、与国际水平同步的脊柱疾病治疗与矫形中心及国内领先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在全国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普通外科是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培训中心、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亚太培训中心,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设有暨南大学润良微创外科研究所、暨南大学肥胖代谢研究所,中国减重及代谢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香港大学代谢医学联合实验室,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辑部,甲状腺外科微创手术培训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委单位、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亚太区候任主席单位。普通外科专科医疗特色:1991年中国第一批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单位,曾经应邀去国内外数百家医院推广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肥胖合并糖尿病等代谢病的微创精准减肥手术(最早在国内开展胃旁路手术等,已积累数千例经验);颈部无疤痕包括经乳晕入路及经口腔前庭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际上最早开展,已积累数千例经验)。规范的肝胆胰脾疝胃肠道各种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规范的乳腺癌的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规范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微创痔疮手术经验丰富。科室制定了规范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诊制度以及肿瘤病人MDT诊疗制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作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省临床重点专科、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依托国际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平台优势,以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技术为核心,通过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药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基于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多种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诊断、疗效及预后分析的精准可视化定量评估新技术。在PET/CT-MRI肿瘤疗效定量早期评估,脑缺血性疾病、脑肿瘤性疾病、精神疾病的多模态神经影像评估,肿瘤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正电子药物研发与临床转化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作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兼PE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单位,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前身为原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创立于1984年,为我校创立最早的院部之一,迄今为止已有30余年的历史。1995年,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与青岛冶金矿山大学合并;1999年两校区的经济管理学科合并成立管理系,下设建筑管理、会计学、统计学专业;2000年因学科调整需要,分为财经系(含会计学、统计学专业)、管理系;2001年学校进行二级学院试点,财经系更名为商学院; 2002年因学校学科调整分为:商学院(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专业)、经贸系(含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专业);2004年专业调整,原属经贸系的电子商务专业划入商学院。2018年学校对学科专业进行重新调整,商学院与经贸学院合并组建新商学院。
sxy.qtech.edu.cn - 2021-11-28 - 收藏
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0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5人,另硕士生导师41名,另有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21人。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100名,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
学院以工商管理与经济学学科为主,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经济学、统计学等八个本科专业,中瑞合作办学项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产业经济、国际贸易等十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有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点,其中会计学硕士点是我校第一个非理工类硕士点。会计学本科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商务与管理实践中心。中心下设企业生产运营模拟厅、国际商贸模拟厅、证券期货模拟厅、商业银行模拟厅、创业智力孵化厅、多功能厅等6个功能厅及2个手工模拟实验室,拥有价值8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各类财务会计、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证券、国际贸易、SPSS等教学及管理软件58套、可进行58项实习和实训,可以同时容纳41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习。中心既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也能满足研究生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商务与管理实践中心获校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两万余册;期刊资料室藏有各类学术期刊一百四十种,可以提供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信息,能够满足师生的学习与科研需要。
近年来,学院教学成果丰硕。2017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群。;6名教师入选山东省首期高端会计人才(学术类)培养工程;1名教师入选青岛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名教师在首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三等奖;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名师等校级以上奖励。
学院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近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另外获得省级课题30余项,市厅级课题4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近百项,到位纵横向经费合计200余万元。近5年学院教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以上奖项2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获得其他奖励19项,学院因此荣获校“科研突出贡献奖”。
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青岛市工人先锋号”和“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连续荣获校“三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名教师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1名教师荣获“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2名教师被评为校“十大师德标兵”,2名教师被评为校“十大优秀教师”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多次荣获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一等奖”、“年度就业创业工作一等奖”、“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等奖项。学生社团——“扬帆社”入选“百佳全国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0余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二等奖4项、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国家一等奖4项、“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三等奖4项。另外,获省级奖励500余项。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
www.siom.cas.cn - 2021-11-26 - 收藏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全所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先后有9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读研究生700余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中物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
建所以来,上海光机所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包括重大的光学与激光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大型的激光应用工程研究等。截止2020年底,共获国家级奖励49项,中科院奖励131项,省部级奖励139项,申请专利4587项,授权2870项。
上海光机所建成国内仅有、国际为数不多的兼具大能量短脉冲激光加载和主动探针光功能的“神光Ⅱ”综合高功率激光装置,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峰值功率12拍瓦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国际上首次观察到基于激光加速的自由电子激光辐射非线性效应的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综合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有空间激光原子冷却和冷原子钟、空间全固态激光器、高性能激光材料和器件等研究平台。
上海光机所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格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已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智能激光制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注于打造一流的激光硬科技产业技术工研院;牵头承担的上海先进激光产业创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市第16家,也是第一家“自下而上”挂牌成立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光机所是科技部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十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上海光机所是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是全国第七家、上海市首家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上海光机所以突出的科研成绩和自身的学科优势确立了在国内外科技界的地位,为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向新时代,上海光机所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勇于承担时代责任,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上海光机所从激光材料、核心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建制化研发优势,打通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到应用示范的创新价值链,为国家需求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努力把上海光机所建设成为世界激光科技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可以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设8个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中物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合作共建研究机构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空间激光通信及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功率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中文科技图书2万册、外文科技图书3万册、中文科技期刊合订本2万册、外文科技期刊合订本10万册,中文现刊2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100余种,并拥有50余篇的中外文光学电子期刊全文资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有在研项目447项(包括新增项目146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82项(新增37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新增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17项(新增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56项(新增28项);主持(或承担)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或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42项(新增1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新增2项)、国家基金创新群体1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6项,承担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新增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3(新增1项),参加科技部重大仪器研制项目5项(新增2项),承担院仪器研制项目4项(新增2项);承担上海市科研项目42项(新增15项)。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年均获得专利授权200余项,专利申请数一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茅。上海光机所年均发表论文600余篇,科技论文三项指标(SCI收录论文、论文被国外引用、国内期刊论文)连年位于全国科研机构前列。2014年,共发表论文共604篇,其中SCI论文375篇。
国家实施专利制度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申请专利3340项,获授权专利2070项。近几年,年均获得专利授权200余项,专利申请数一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茅。2014年,共申请专利264项(其中:发明专利237项),获授权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学术期刊有《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Chinese Optics Letters》、《光电产品与资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王俊课题组在二硫化钼(MoS2)简并双光子吸收的层数依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过渡金属硫化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以及在光子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otonics Research 7, 762-770 (2019)。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加入国家“双一流”队伍中。
www.tmu.edu.cn - 2021-11-22 - 收藏
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和8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1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0491人,其中本科生5409人,硕士生3457人,博士生798人,学历留学生827人。
天津医科大学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68人,其中正高级709人,副高级130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及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0人,5个教学团队和10名教师获得天津市“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2002年和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学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国际医学院,留学生生源来自104个国家,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现有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首个来华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落户学校。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生导师435人,硕士生导师1304人。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7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研究所15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并获滚动支持。“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562项,经费超12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8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何梁何利奖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9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天津医科大学大学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天津市临床重点专科16个。肿瘤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总医院、肿瘤医院、第二医院、眼科医院获批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校有18所非直属临床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先后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9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聘请159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医学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育并传承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十五”以来,天津医科大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45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奖励30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学校2个项目获得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血清新型生物标记物指导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基础与临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微小RNA(microRNA)对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与机制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6年,尚永丰院士以天津医科大学为工作单位申报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学校10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用于本科教学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为122万余册,生均图书册数为85.47册,电子书为997.5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报刊为1100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23个。
天津医科大学出版《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肿瘤临床》、《透析与人工器官》、《中国肺癌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7份学术刊物。《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中国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 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国肿瘤临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Scopus、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透析与人工器官》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被收录为PUBM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荷兰医学文、美国化学文摘社来源期刊,DOAJ等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