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是南开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19年建校之初就设有历史学门。1921年,现代史学奠基人之一的梁启超来校主讲“中国历史研究法”,并有创立“东方文化研究院”的杰出构想。1923年秋,南开大学迁入八里台新址,正式成立历史系。
history.nankai.edu.cn - 2022-01-22 - 收藏
1937年抗战爆发,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并入西南联大的历史系。学院始终以“做一流学术,育卓越人才”为目标,秉承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品德高尚、学识卓越、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为己任。积极构建具备国际视野、贴近时代潮流的高水平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素养、扎实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优异人才,以及胜任各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中外交融、古今贯通的学科特色。中国史学科在先秦史、汉唐史、蒙元史、明清史、近现代史、政治思想史、社会史、史学史等领域,世界史学科在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世界上古中古史等领域,形成较大的研究优势和鲜明特色。近年来,开拓了环境史、日常生活史、医疗社会史、乡村社会史、东亚比较史学、交通社会史等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近10年来,本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共14项,7部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每年出版数十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海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2000年以来在《历史研究》刊文93篇,2013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文7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8项,三等奖10余项,省部级奖励50余项。还荣获了“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加拿大总督勋章”“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全球华人国学成就奖”“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中文著作奖”等多项海内外学术荣誉与奖励。近年来,还出版了系列大型学术著作:《南开史学家论丛》第1-3辑(21册)、《百年南开史学名家文库》(10册)、《雷海宗文集》(5卷)、《魏宏运文集》(6卷)、《冯尔康文集》(10卷)、《刘泽华全集》(12卷)、《俞辛焞著作集》(10卷)、《张友伦文集》(6卷)、《百年南开日本研究丛书》(19册)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史研究备案中心,天津市“131”创新团队1个,中国社会史学会、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的秘书处设在学院。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由医疗与大健康产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市级多学科学术性群众团体(法人社团),直接隶属于天津市科协。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天津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www.tjkslxh.com - 2021-12-17 - 收藏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宗旨:坚持科学态度,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热心人士,进行各项医学研究和健康及产业技术研究,促进医疗和健康产业机构的设立,提高医学水平,促进大健康事业的发展。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医疗及健康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医疗及健康领域前沿科学的研究工作;普及医学和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推动医疗及健康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开展医疗及健康领域培训、考核、会议、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开展医疗及健康领域科技项目的评价、评审和医学科学技术决策论证;编辑出版医学及健康领域、科普等各类期刊及音像出版物;承担政府委托职能及承办委托任务;设立临床研究专项资金,提高临床科研水平;评选和奖励优秀医学及健康领域科技成果。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组织机构:学会受理事会领导,共有73个分支机构,包括: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医师分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血管与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健康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女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健康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食品与营养专业委员会;疼痛专业委员会;药学专业委员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动物致伤专业委员会;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民营医疗机构分会;糖尿病足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痛风与核酸代谢专业委员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中药专业委员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呼吸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全科专业委员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文化养生专业委员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肾交互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研究生分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甘草多糖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老年重症专业委员会;营养不良与衰弱专业委员会;心肺慢病康复专业委员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骨髓衰竭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尿路健康专业委员会;代谢与营养专业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皮肤病理专业委员会;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盆底与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移植与健康专委会;神经肌病专业委员会;肺部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精准检测专业委员会;目前共有7169名委员与会员;组织规模仍在不断壮大。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的有关医疗及健康领域的研究、交流和科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认可。为推动我市的医疗及健康事业发展,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务院批准新建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正式组建成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姚智教授,校长为颜华教授。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gs.tmu.edu.cn - 2021-11-22 - 收藏
是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哲学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不断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探索改进培养方法。加强国际合作,积极选派优秀硕、博士生到国外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费彻伯格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8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1人。同时,积极开办非学历研究生教育,非学历教育博硕士在校生1300余人;开办了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眼科学博士生王桂琴的学位论文《多种新型表面装饰人工晶体的实验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眼科学博士生陆莎莎撰写的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1世纪,天津医科大学将根据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规划研究生教育发展宏图,开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为推进“211工程”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新才能的医学专业人才。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加入国家“双一流”队伍中。
www.tmu.edu.cn - 2021-11-22 - 收藏
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和8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1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0491人,其中本科生5409人,硕士生3457人,博士生798人,学历留学生827人。
天津医科大学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68人,其中正高级709人,副高级130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及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0人,5个教学团队和10名教师获得天津市“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2002年和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学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国际医学院,留学生生源来自104个国家,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现有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首个来华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落户学校。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生导师435人,硕士生导师1304人。
天津医科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7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研究所15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并获滚动支持。“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562项,经费超12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8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何梁何利奖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9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天津医科大学大学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天津市临床重点专科16个。肿瘤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总医院、肿瘤医院、第二医院、眼科医院获批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校有18所非直属临床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先后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9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聘请159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医学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育并传承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十五”以来,天津医科大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45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奖励30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学校2个项目获得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血清新型生物标记物指导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基础与临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微小RNA(microRNA)对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与机制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6年,尚永丰院士以天津医科大学为工作单位申报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学校10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用于本科教学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为122万余册,生均图书册数为85.47册,电子书为997.5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报刊为1100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23个。
天津医科大学出版《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肿瘤临床》、《透析与人工器官》、《中国肺癌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7份学术刊物。《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中国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 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国肿瘤临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Scopus、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透析与人工器官》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被收录为PUBM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荷兰医学文、美国化学文摘社来源期刊,DOAJ等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