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_google搜索引擎_谷歌搜索引擎入口

  •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中国政法大学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共19个教学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学校设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现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数据法治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权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9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12个。
    中国政法大学全校共计拥有纸质文献总量达246.6万册,电子图书243.20万种,电子期刊59.16万种。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以法律政治类图书为主的图书馆。该馆不仅收录了自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法律文献与学术著作,还较为全面地收录了自晚清以来的各类法律出版物,包括法典、法规、判例辑纂等。
    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期刊 包括:《政法论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比较法研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9月创刊,为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行政法学研究》,1993年1月创刊,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www.cupl.edu.cn - 2022-11-20 - 收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指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学校先后建设和参与建设了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北京谱仪(BESIII)、稳态强磁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子午工程等大科学装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十年共发表SCI论文28785篇、被引334996次,授权发明专利1073件、实用新型354件,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2项;十一五以来,科研项目获批经费达60亿,先后牵头承担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87项,联合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240余项。近年在量子信息、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纳米科学、地球环境、生命与健康等前沿领域(该校各研究领域详细内容介绍参考资料)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相关成果先后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世界科技进展”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3次,美国(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量子信息、铁基超导成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成就展基础研究代表成果(共3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实体馆藏中外文书刊220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包括4万多册的特藏、再造善本等。图书馆通过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化文献体系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已引进和共享135个中、外文数据库(平台),包括主流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可以方便查阅中文电子图书240万种、外文电子图书4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620万份、国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7万份,以及大量的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学术期刊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低温物理学报》、《实验力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火灾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剑桥科学文摘》(CSA)和德国的《数学文摘》(Zbl Math)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于1992年列入100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于1994年列入300种“1992~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73名;连续4次(1992,1996,2000,2004)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许多部门和高校列为评审正高职称认可或发表论文重奖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科研成果等,2002年起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SCIE等出版物收录。 《低温物理学报》:是首批确定为国家核心类期刊之一,被英国《SA》、美国《CA》、俄罗斯《PҖ》长期收录,中国科技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部情报所情报中心固定收录并检索的期刊。 《实验力学》:为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统计源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期刊、维普资讯等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力学类核心期刊。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RCCSE-E教育学类核心期刊,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及有关报刊网全文收录。 《火灾科学》:是火灾过程及其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www.ustc.edu.cn - 2021-12-15 - 收藏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后因外迁它校而停办。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同年获得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武大版”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价为5★专业。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Tongji University)是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下设的二级学院,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原名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1948年8月,生物学系分为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1951年8月,同济大学动物学系、植物学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三个系:生物医药与技术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系;一个研究所:蛋白质研究所;一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6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4名(含青年长江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6人,其中青年项目13人,数量位居全校所有院系首位;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9名;上海市东方学者7名;浦江计划人才17名;教授50名,副教授27名,兼职教授6名,讲座教授3名,客座教授1名。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硕士点和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家“985”、“211”计划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最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并已在重大疾病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动物毒素蛋白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及疾病的模式生物研究、中药信息学研究、纳米医学研究、中草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两个本科专业,是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实施“2+1+X”的英才培养模式,即:2年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1年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1年毕业实习及通过直接攻读博士。院内5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资格。学院内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列为1: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长、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学院近年来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学院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

    life.tongji.edu.cn - 2021-12-10 - 收藏
  •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位于“北国春城”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科研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大)、“111计划”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女性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57项,科研经费总额8.23亿元。其中人文社科领域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及部委重大委托项目92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117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5000余篇,SCI论文数3900余篇,2013年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该校ESI论文被引总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3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99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 [6] 2013年至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藏书总量约365.4万册。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丰富,古籍收藏量在中国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有线装古籍32万册,内有善本书4200余种、50000多册,明版书800余种、清代禁毁书数十种、钞本近百种。日伪时期东北地方文献、解放前的期刊、东北解放区出版的期刊收藏较全。有4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168部古籍入选“吉林省珍贵古籍名录”。前后有两批4部古籍进京参加全国古籍特展。有电子图书229.5万种,订购各种网络数据库134种,自建特色数据库21个。2014年,与国家图书馆达成了资源共享协议,为师生增加了80个数据库的使用权。同时,订购教学资源类数据库5个、学习资源类数据库14个。 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分子科学学报》、《外国教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物理实验》、《外国问题研究》、中文版《古代文明》、《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

    www.nenu.edu.cn - 2021-12-07 - 收藏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China Society for Hydropower Engineering,英文缩写:CSHE), 是由全国水力发电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学术团体,是国家发展水力发电工程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于1980年成立,现有个人会员3.9万余人,团体会员166个(其中省级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1个),下设34个分支机构(包括33个专业委员会、1个工作委员会)。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已经成为国内水电建设行业中规模最大、活动最活跃的群众学术团体,为促进我国水电建设发展、科技进步、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努力为水电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水电事业发展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水电企业和会员服务,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水力发电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把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推进水电等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机构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常务理事若干名组成,理事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支撑单位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学会的办事机构为秘书处。
      目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设有:
      ⑴ 33个专业委员会(水能规划及动能经济,水库,环境保护,水文泥沙,地质及勘探,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水工水力学,高坝通航工程,碾压混凝土筑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工金属结构,水力机械,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施工,工程造价,信息化,水电与新能源运行管理,电网调峰与抽水蓄能,大坝安全,水电控制设备,抗震防灾,电力系统自动化,梯级调度控制,机械疏浚,贯流式水电站,小水电,水电监理,风险管理,清洁能源装备冷却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程检测与物理探测);
      ⑵ 1个工作委员会(国际河流水电开发生态环境研究)
      ⑶ 学会秘书处设有综合管理部、学术交流部、科普信息部、财务管理部、国际事务部和年鉴编辑部等6个部门。 此外,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秘书处、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设在学会秘书处。
      编辑出版主要技术刊物:
      《水力发电学报》、《水电能源科学》、《大坝与安全》、《岩土工程学报》、《水电站机电技术》、《小水电》、《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等;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参加国际组织与学术交流:
      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与国际水电协会(IHA)以及美、加、日、英、法、瑞典、瑞士、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学术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和协办重要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围绕国内外水电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和管理问题,开展多种形式国际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积极开展和促进台湾海峡两岸水电科技交流和合作,增进两岸水电同行的友谊,共同促进两岸水电科学技术发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功共同组织承办了于中国北京召开的"2015世界水电大会"。该大会每两年一届,由国际水电协会(IHA)主办,自2017年起水电学会作为大会支持单位。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技奖励与人才举荐:
      为了弘扬和鼓励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推动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经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设立和承办、面向全国设立"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
      为了表彰奖励在水力发电工程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科学家,更好地为我国水利水电科技创新和培育水利水电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发起设立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目前设有"潘家铮奖"(两年评选一次)和"潘家铮水电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
    为了表彰奖励在水力发电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及教育科研领域一线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激励其从事水力发电工程建设、科技研究、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水电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设立了“水电英才奖”,于2019年起每年一评。
      受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和其他团体机构委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承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协高层次人才库入库人选推荐、中国工程科技"光华成就奖"候选人推荐等工作;组织评审和申报水电行业"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和"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等。

    www.hydropower.org.cn - 2021-12-05 - 收藏
  •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南科院”)建设,于2014年通过科技部认定,成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指由科学技术部及其职能机构认定,在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任务中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引导示范作用的国内科技园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等机构载体,包括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不同类型。国合基地的建立旨在更为有效地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使国合基地成为国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等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并对领域或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产生引领和示范效果。到目前为止,科技部先后共认定了29个国际创新园、169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9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405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平台。
    南科院的前身是建于1935年的中央水工试验所,为我国最早的综合水科学研究机构,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社会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承担水利交通能源领域具有方向性、关键性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拥有40多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研究方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部级工程研究(研发)中心,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中心目前的正式合作伙伴包括了来自荷兰、英国、美国、保加利亚、瑞典、比利时等国的7家国外顶尖水科学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近年来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合作活动,合作网络不断拓展扩大,在水科学与水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国际合作成果,是我国在该领域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之一。
    水科学与水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JRC)目前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NHRI)、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代尔夫特国际水教育学院(IHE-Delft)、华灵富水力研究公司(HR Wallingford)、乔治梅森大学(GMU)、黑海·多瑙河研究发展协会(BDCA)、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SEI)、比利时弗拉芒斯水利研究院(FHR)建立伙伴关系。

    jrc.nhri.cn - 2021-12-05 - 收藏
  •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二级单位50个,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3个、管理部门20个、教辅部门6个,独立学院1个。现有附属医院27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所,国家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有省部级各类人才230人次,其中,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30人,省优秀专家11人次,省教学名师31人,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1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0人次,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57人次。省级教学团队6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
    大连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6个,省级教学平台30个;国家级课程5门,省级课程8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高等教育类教材建设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五年制赛道)全国总冠军(金奖);另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4次、一等奖2次,获奖数量全国领先。2020年本科毕业生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理论考试通过率87.95%、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94.60%,总通过率超全国平均18.80个百分点,位于东北三省首位。学校是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以来,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4项;2014年以来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8项,省级项目263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共有16名学生成功完成捐献,是东北地区捐献人数最多的高校。
    大连医科大学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有部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00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3400余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34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
    大连医科大学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医科类高校前列,被评为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自主招生资格和教育部“丝绸之路”、“高校研究生”,“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2018年通过全国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生源累计覆盖五大洲11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了“中美公共卫生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MPH)”。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
    大连医科大学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1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18个,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大连市工程实验室2个,大连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近10年,大连医科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22位、东北高校第9位、辽宁省高校第4位。“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310余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完成单位的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02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
    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有实体馆藏105.36万册,电子馆藏133.01万册,总馆藏238.37万册。电子资源包括检索类、期刊全文类、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源、学习考试类资源等数据库58种,可获取全文的中外文电子资源1.46万种。图书馆藏书以生物医学为主体,兼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文献。
    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大连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医学与哲学》。《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先后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一等奖、东北三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与国家教委科技司全国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学会优秀编辑奖、辽宁省教委优秀自然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为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录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与哲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设有《医学与哲学》A期(原: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与哲学》B期(原:临床决策论坛版)。

    www.dmu.edu.cn - 2021-12-05 - 收藏
  •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前身为原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创立于1984年,为我校创立最早的院部之一,迄今为止已有30余年的历史。1995年,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与青岛冶金矿山大学合并;1999年两校区的经济管理学科合并成立管理系,下设建筑管理、会计学、统计学专业;2000年因学科调整需要,分为财经系(含会计学、统计学专业)、管理系;2001年学校进行二级学院试点,财经系更名为商学院; 2002年因学校学科调整分为:商学院(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专业)、经贸系(含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专业);2004年专业调整,原属经贸系的电子商务专业划入商学院。2018年学校对学科专业进行重新调整,商学院与经贸学院合并组建新商学院。
    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0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5人,另硕士生导师41名,另有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21人。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100名,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
    学院以工商管理与经济学学科为主,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经济学、统计学等八个本科专业,中瑞合作办学项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产业经济、国际贸易等十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有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点,其中会计学硕士点是我校第一个非理工类硕士点。会计学本科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商务与管理实践中心。中心下设企业生产运营模拟厅、国际商贸模拟厅、证券期货模拟厅、商业银行模拟厅、创业智力孵化厅、多功能厅等6个功能厅及2个手工模拟实验室,拥有价值8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各类财务会计、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证券、国际贸易、SPSS等教学及管理软件58套、可进行58项实习和实训,可以同时容纳41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习。中心既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也能满足研究生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商务与管理实践中心获校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两万余册;期刊资料室藏有各类学术期刊一百四十种,可以提供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信息,能够满足师生的学习与科研需要。
    近年来,学院教学成果丰硕。2017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群。;6名教师入选山东省首期高端会计人才(学术类)培养工程;1名教师入选青岛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名教师在首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三等奖;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名师等校级以上奖励。
    学院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近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另外获得省级课题30余项,市厅级课题4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近百项,到位纵横向经费合计200余万元。近5年学院教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以上奖项2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获得其他奖励19项,学院因此荣获校“科研突出贡献奖”。
    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青岛市工人先锋号”和“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连续荣获校“三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名教师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1名教师荣获“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2名教师被评为校“十大师德标兵”,2名教师被评为校“十大优秀教师”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多次荣获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一等奖”、“年度就业创业工作一等奖”、“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等奖项。学生社团——“扬帆社”入选“百佳全国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0余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二等奖4项、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竞赛国家一等奖4项、“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三等奖4项。另外,获省级奖励500余项。

    sxy.qtech.edu.cn - 2021-11-28 - 收藏
  •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创始成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7.1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陕西师范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70个本科专业,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和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90篇博士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16篇硕士论文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2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80余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培训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现有教师19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5.6%,教师中有教授590余人,副教授810余人。双聘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特聘教授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陕西省“三秦学者”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入选者56人,省科技新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53人。
    陕西师范大学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766人,研究生20233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9609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0624人),各类留学生808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8000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3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7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认定,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得省级项目认定;2个项目(包含1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上一流课程,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陕西师范大学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2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5项,教育部项目 158 项;出版著作888部,发表学术论文6733篇,11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科技经费8.03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百项以上,共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课题)9项,国家重大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专题任务1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145部,其中专著52部, 5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1266项,其中发明专利1033项,国外发明专利8项。
    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暑期社会实践省级示范学校”和“陕西省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体)”,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陕西师范大学两校区图书馆面积5.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 401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87个平台,263个数据库。学校还设有红烛校史馆和教育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已三十余年的学校出版总社是全国出版社会效益考核优秀单位,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机构,在人文学术、大众文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出版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先后有600余种图书获国家或省部级大奖,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编辑出版有近五十年办刊历史的8种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认定为学术期刊,其中7种刊物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34个国家的17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了来自全球114个国家的各类来华留学生8700余人。学校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HSK考点”。
    陕西师范大学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
    陕西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后勤信息化建设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陕西师范大学正在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努力推动学校实现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陕西师范大学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8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
    近5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3项,教育部项目149项。发表学术论文6224篇,11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127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166部,发表学术论文8118篇,6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1042项,其中发明专利836项,国外发明专利2项。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藏书428万册,其中馆藏古籍线装图书25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9000余册;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地方志亦收藏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收藏较为完备;另外,大型古籍丛书、古今名人字画收藏丰富。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电子图书470万册 , 中外文电子期刊1.5 余万种。
    陕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8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www.snnu.edu.cn - 2021-11-25 - 收藏
  •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等,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B8协同创新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南京理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4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南京理工大学教学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4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6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是全国24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学校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8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2019年10月,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发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和校外研究院的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用爆破、特种超细粉体制备、智能熔敷焊、滚动功能部件测试等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部级国际合作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南京理工大学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三区”是指南京校区、江阴校区和盱眙校区)。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0.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3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校区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建设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南京理工大学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南京理工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作为学校巨资打造的人才特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于2012年12月揭牌成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将以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为目标,在追寻创新性成果的科研实践中,打造世界顶级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该所由国际纳米晶材料权威、德国科学院副院长,身兼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院士的赫伯特 ·格莱特教授领衔担任所长。格莱特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纳米晶固体的构想,开创了全球纳米材料研究新方向,引发并推进了纳米科技的发展。
    “十二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3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5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和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收录论文数分别达到1562篇、2886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弹道学报》、《军工高教研究》、《高教文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69]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上海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弹道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为中国弹道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是美国工程索引(Ei Pageone)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资料室。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图书馆新楼,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余席,设有信息共享空间、研讨室、电子阅览室、高雅艺术欣赏室、创客空间、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服务设施。截止2016年底,图书馆纸本馆藏总量243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9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17万余册,古籍1.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59个,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包括电子图书、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会议录等)60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3.5万种;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国防科技文献为特色,兼有人文、社会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www.njust.edu.cn - 2021-11-25 - 收藏
共 18 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