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_google搜索引擎_谷歌搜索引擎入口

  •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于1978年,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会址设在北京,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哲学史学会组织有关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会议,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主办《中国哲学史》季刊,以便及时反映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依法接受和管理海内外各类自愿捐资,以保证《中国哲学史》季刊的出版和学术活动的开展。
    中国哲学史学会一向把关于孔子、关于儒学、关于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为推进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中国哲学史学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际中国哲学会合作,在武汉大学举办“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会议主题为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等。这些会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反响。中国哲学史学会还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等学术团体联袂组织多次纪念孔子、研讨儒学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哲学史学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组织和推动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探索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辩证规律,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和文化遗产,科学地总结我国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中国哲学史的科学研究水平,创新、发展中国哲学,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组织有关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会议,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主办《中国哲学史》季刊,以便及时反映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依法接受和管理海内外各类自愿捐资,以保证《中国哲学史》季刊的出版和学术活动的开展。
    学会下设八个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冯友兰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朱熹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比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孟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专业委员会。学会会员遍布全国各省。

    www.zgscph.org - 2022-11-20 - 收藏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又名中华皮肤性病科学会,原名中华皮肤病学会,是中华医学会于1937年4月1至8日在上海召开第十二届大会时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华皮肤性病科学会没有开展什么活动,委员也未改选,全国解放后,曾一度称为皮肤花柳科学会。
    中华医学会1937年4月1至8日在上海召开第十二届大会。在此大会上成立了中华皮肤病学会为中华医学会的专科学会,后改称中华皮肤性病科学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学术期刊《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1953年创刊于北京,当时为季刊,发行量约5000册。1958年改为双月刊。其后曾因国内形势而两度停刊。1980年复刊后,编辑部设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当时在江苏省泰州市)。1984年编辑部随该所迁至江苏省南京市至今。现发行量10000余册。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成立于1937年,是我国皮肤性病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七十年来,在皮肤性病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分会始终发挥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和引导作用;七十年来,分会铸就了勇于开拓和集思勤学的优秀品质,积淀了厚重扎实的人文底蕴,形成了浓郁、和谐、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皮肤性病学精英;七十年来,在一代代皮肤性病学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下,分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是中华医学会的基层单位,同时也是直接实施学术促进的生力军。作为一个具有七十年悠久历史的二级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经过陈鸿康教授、胡传揆教授、李洪迥教授、王光超教授、陈锡唐教授、陈洪铎院士等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已经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学术团体。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皮肤性病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中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机遇的学科。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专业群众性组织,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正在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创新的态度继续营造团结奋进的学术氛围、打造全国学术交流的综合平台、锻造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队伍。将和其他学科一道,共同创造临床医学领域和谐发展的局面。
      循中华学术足迹、行开拓进取风气。我们相信分会必将在中国皮肤性病学事业今后的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的领头羊作用!

    csd.cma.org.cn - 2022-01-21 - 收藏
  •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Governance, Peki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研究所”)是经北京大学批准,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公教育集团共同建立的,于2019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
    研究所基于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和深厚积淀,围绕新时代地方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重大议题,以汇聚公共治理领域的杰出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治理研究网络和智库平台,推动北京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强化公共治理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满足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宗旨。同时,通过举办高层次、有影响的学术论坛等,促进多方合作,推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互动,形成公共治理领域的资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究所的任务包括:组织开放式课题研究、建立和维护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和储备高水平人才、及推广学术研究成果。
    研究所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研究所聘请了在管理实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具备相当理论底蕴的老领导担任特邀专家,对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指导。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将在现有学科发展积累的基础上,整合与加强研究力量,重点提升公共管理学科和政治学科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治理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推进公共治理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科整体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主动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www.ggzl.pku.edu.cn - 2022-01-09 - 收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指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学校先后建设和参与建设了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北京谱仪(BESIII)、稳态强磁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子午工程等大科学装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十年共发表SCI论文28785篇、被引334996次,授权发明专利1073件、实用新型354件,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2项;十一五以来,科研项目获批经费达60亿,先后牵头承担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87项,联合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240余项。近年在量子信息、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纳米科学、地球环境、生命与健康等前沿领域(该校各研究领域详细内容介绍参考资料)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相关成果先后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世界科技进展”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3次,美国(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量子信息、铁基超导成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成就展基础研究代表成果(共3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实体馆藏中外文书刊220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包括4万多册的特藏、再造善本等。图书馆通过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化文献体系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已引进和共享135个中、外文数据库(平台),包括主流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可以方便查阅中文电子图书240万种、外文电子图书4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620万份、国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7万份,以及大量的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学术期刊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低温物理学报》、《实验力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火灾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剑桥科学文摘》(CSA)和德国的《数学文摘》(Zbl Math)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于1992年列入100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于1994年列入300种“1992~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73名;连续4次(1992,1996,2000,2004)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许多部门和高校列为评审正高职称认可或发表论文重奖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科研成果等,2002年起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SCIE等出版物收录。 《低温物理学报》:是首批确定为国家核心类期刊之一,被英国《SA》、美国《CA》、俄罗斯《PҖ》长期收录,中国科技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部情报所情报中心固定收录并检索的期刊。 《实验力学》:为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统计源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期刊、维普资讯等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力学类核心期刊。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RCCSE-E教育学类核心期刊,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及有关报刊网全文收录。 《火灾科学》:是火灾过程及其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www.ustc.edu.cn - 2021-12-15 - 收藏
  •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护理学会(Chinese Nursing Association,CNA),是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联系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其宗旨是团结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护理科学事业,促进护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和进步,为保护人民健康服务。中华护理学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之一,受中国科协和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双重领导,其总会设在北京,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均设有地方护理学会。2013年5月8日中华护理学会获准加入国际护士会。
    1914年以来,共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2次,进行了各届理事会改选(见表1)。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会,并积极参加其活动,1949年后终止。1920年创刊《护士季报(中英文版)》。现出版学术期刊《中华护理杂志》(月刊)、《中华护理学会会刊》(双月刊)和《华护信息》(季刊),与河北日报社联合主办《现代护理报》(半月报)。1920年1月出版中国第一本护理专业刊物《护士季报》(中英文对照),报道各医院护理工作及护理教育情况,各专科护理技术及会务消息。1923年10月起改名《中华护士季报》。1920~1949年共出版25卷(每卷4期),在此期间,学会还翻译出版“教学大纲”及各科护理教材等。
    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建立最早的专业学术团体之一。自成立至今,走过了94年漫长而不平坦的路程,经历了旧社会初创→坎坷四十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进步→起伏和近二十年繁荣→发展三个主要阶段。
    中华护理学会进行的主要活动为:①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护理经验。②举办各种学习班提高在职护士业务水平。③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改进护理工作建议。④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邀请外国专家讲学和选送护士外出参加国际护理会议、考察或进修。⑤发行护理杂志。学会已成立了内、外、儿、妇、精神、中医等11个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省级学会30个(台湾除外)。1987年统计全国会员为78797人。
    中华护理学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受中国科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以下简称卫生部)双重领导。其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理事会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能。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秘书长,负责主持日常工作。

    www.cna-cast.org.cn - 2021-12-03 - 收藏
  • 北京博库引智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博库引智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博库引智信息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智库建设与开发的跨界共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部位于北京,分别在深圳、上海、宁波、南昌、吉安、洛阳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研究院聚焦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以各类博士协会、学术社团、知名高校校友会、商会组织等机构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为依托,建立了博士信息库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目前在册博士近5000余名。先后成立了经济与金融专业专家委员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专家委员会、化工与新材料专业专家委员会、机械工程专业专家委员会、电子与通讯专业专家委员会、航天航空类专业专家委员会、法律类专业专家委员会、健康类专业专家委员会、创新创业专家委员会等10余个专家咨询委员会。
    研究院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理念,以“凝聚人才智慧、搭建创新平台、助力经济发展”为目标,主要从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运营、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职业与生涯规划服务等业务。
    北京博库引智信息技术研究院主营业务分三大版块: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运营、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职业与生涯规划服务。
    北京博库引智信息技术研究院属于企业性质,于2019年06月2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姚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软件开发;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的银行卡中心、PUE值在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包装装潢设计;模型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工艺美术创作;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产品设计;模型设计;教育咨询(涉及文化教育、培训的除外);经济贸易咨询;公共关系服务;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动画设计;企业策划;市场调查;企业管理咨询;文化创作;影视策划;翻译服务等。

    www.bjboku.com - 2021-12-01 - 收藏
  • 北京动物学会(BZS)

    北京动物学会(BZS)

    北京动物学会成立于1947年10月10日,是由北京动物学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一个非营利性学术团体,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也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北京市的广大动物学工作者,促进动物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动物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推动我国动物科学的发展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北京动物学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北京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近年来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科普宣教等方面集中开展工作,举办了一系列有关动物、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主题的科研科普活动,并在中国动物学会的指导下,联合华北地区的动物学会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首都绿色文明发展积极助力。
    北京动物学会工作:
    (一) 积极开展有关动物科学的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组织专科学术讨论会和科学考察活动。
    (二) 开展有关动物科学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三) 编辑出版动物科学的学术及科普书刊;
    (四) 大力普及动物科学知识,传播推广先进技术,组织、举办科技展览;
    (五) 对国家科技(有关动物学的)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进行科学咨询,接受委托进行科技项目的论证,科技成果的鉴定,技术职称资格审定动物科学名词、名称、文献和标准的编审,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六) 积极向有关组织反映动物科技工作者的合理化建议,维护动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反映动物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
    (七) 促进民间国际动物科学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外动物学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工作者的联系;
    (八) 认定会员资格,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等,不断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
    北京动物学会历史沿革:北京动物学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1947年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生物系的沈同、李汝祺、王平、崔芝兰、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京津分会,1953年改为北京动物学会。1954年向北京市民政局申请备案,当时会员有70余人,挂靠在北京大学。文革之前学会的工作在沈同、李汝祺两位教授的领导下进行。文革期间学会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80年后,北京动物学会恢复正常学术交流活动。在王平、钱燕文、冯祚建、左明雪、许崇任等理事长的带领下,北京动物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交流活动逐年增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京动物学会总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北京动物学会(英文名称是BEIJING ZOOLOGICAL SOCIETY,缩写:BZS)。
    第二条 本会由北京动物学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动物学工作者,促进动物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动物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推动我国动物科学的发展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本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 本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本会邀请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或列席本会管理层会议。党组织对本会重要事项决策、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接收大额捐赠、开展涉外活动等提出意见。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北京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的办公住所:北京市崇文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邮 编:100076
    邮 箱:bjdwxh2018@126.com
    地 址:北京市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

    beijing.czsfzjg.com - 2021-11-02 - 收藏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北大拥有3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9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19个校地校企共建机构,1998年以来,北大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99年)特别荣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第二至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一等奖27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00项、普及奖10项;第五至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2014年)特等奖7项、一等奖87项、二等奖188项;合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15项。
    北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此外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获得一等奖数量为高校并列第一;近十年,北大获得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总数为高校第一。
    北大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5889篇(其中第一作者3360篇)、平均影响因子3.68,其中包括:Science6篇,Nature7篇(Nature子刊38篇),Cell5篇。北大共申请专利509项(本部390项、医学部119项),申请国际专利6项、外国专利9项;获权专利383项(本部287项、医学部96项),其中中国专利381项、外国专利2项。
    北大机构知识库作为支撑北大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收集并保存北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为北大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系列服务,包括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和开放共享。2014年北大为了便于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规范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现编写《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和学位论文写作模板。北大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以“规范产权保护”为基础,以“倡导开放科学(Open Science)”为宗旨,鼓励研究数据的发布(Publish)、发现(Discover)、再利用(Reuse)和再生产(Reproduce),促进研究数据引用(Citation)的实践和计量,并探索数据长期保存(Preservation),培育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7年底,北大图书馆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特色,其中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20万件,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如:侯仁之赠书、晚清民国旧报刊等。
    北大拥有社会科学类期刊52种、医学类期刊20种、人文学类期刊29种、理学类期刊8种、综合类期刊4种和信息与工程学类期刊1种。

    www.pku.edu.cn - 2021-10-10 - 收藏
  •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学会于1953年10月23日成立。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杨廷宝先生历任本会领导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有很多理事是来自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学会集中了中国建筑界各专业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政府推进城乡建设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
    学会以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心,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团结和组织全国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促进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服务。
    学会坚持“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助手、会员之家”的办会宗旨,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组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编辑出版科技书刊;展览展示;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举荐和奖励优秀科技成果与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办好会员之家,为广大会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学会理事会现设立四个工作委员会,学会下设五十五个二级组织。
    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0万余人,包括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学生会员、外籍会员;现有团体会员一千多家。本会委托地方学会协助发展会员,并实行属地管理。
    学会编辑出版的刊物有《建筑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建筑实践》等,与日本建筑学会、韩国建筑学会联合编辑出版国际刊物《亚洲建筑与建筑工程》。学会设有“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三个奖项,以表彰和鼓励国际、国内建筑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和贡献。
    学会现有的品牌活动有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建筑设计博览会、威海国际人居节、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等。
    中国建筑学会于1955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1989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学会与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匈牙利、波兰、捷克、蒙古、巴西、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此外,学会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和交流 。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市,内设机构有综合部、学术部、国际部、会员部、科普部、财务部、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办公室、科技咨询中心、《建筑学报》编辑部、《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建筑实践》编辑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第二办公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3号实验楼
    网站:www.chinaasc.org

    www.chinaasc.org - 2021-09-17 - 收藏
  • 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数据分析公司。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致力于通过为全球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与分析,洞悉科技前沿,加快创新步伐,帮助全球范围的用户更快地发现新想法、保护创新、并助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
    科睿唯安拥有超过60年的专业服务经验,其旗下拥有众多业界知名品牌,如Web of Science平台(包含科学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InCites平台、EndNote、Cortellis、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DWPI)、Thomson Innovation平台、Techstreet国际标准数据库等。
    科睿唯安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为全球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与分析,洞悉科技前沿,加快创新步伐。公司拥全球领先的分析解决方案和覆盖范围广泛的数据库,深受全球知名学府、机构和品牌信赖。如今,我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帮助全球范围的用户更快地发现新想法、保护创新、并助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让科技创新点亮美好生活。
    科睿唯安深耕创新多年,深谙创新生命周期每个环节,并仍在继续加大投入、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现有解决方案和开发新的产品与技术。如今,科睿唯安已拥有众多备受信赖的世界知名品牌,如 Web of Science™、Cortellis™、Derwent™、CompuMark™、MarkMonitor® 和 Techstreet™。
    科睿唯安期盼与那些不惧风险、锐意创新的机构携手合作,无论是癌症治疗还是新能源,科睿唯安都能提供强大支持,助力各领域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为此,依托于科睿唯安海量的馆藏数据、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科睿唯安不断为致力创新的企业与机构挖掘和交付商业信息,帮助他们成就未来。虽然前路挑战重重,但科睿唯安深知客户的信任与依赖,所以必将尽己所能,利用科睿唯安多年的专业经验帮助客户从容应对,维持并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
    科睿唯安始终致力于帮助临床研究专家、法规专家、产品组合经理和其他相关人员成功实现发明专利商业化,确保不惧风险的创新机构获得最精准权威的数据、洞察和分析结果。

    clarivate.com.cn - 2021-07-08 - 收藏
共 11 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