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nhri)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于1935年,原名中央水工试验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性水利、交通、能源科学研究机构;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社会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承担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科学研究任务,与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水利部水闸安全管理中心)一体化管理,兼作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水利部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水利部大坝安全监测中心。
www.nhri.cn - 2021-12-05 - 收藏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南京水科院,是中国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承担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科学研究任务。同时受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领导。
历经80多年的发展,南京水科院已发展成为拥有50多个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专业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水利科研机构。现设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河流海岸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材料结构研究所、大坝安全与管理研究所、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农村水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海洋资源利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建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水利、交通、能源行业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8种学术期刊(包含英文期刊)。建有院本部科研及科技创新基地、铁心桥水科学与水工程实验基地、滁州水文实验基地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洪演练基地、杭州农村电气化与再生能源研发基地、当涂科学试验及科技开发基地、无锡河湖治理研究基地。
南京水科院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坚持“科学、规范、诚信、卓越”的质量方针,组织开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以黄文熙院士、严恺院士、窦国仁院士、沈珠江院士、张建云院士等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水利、交通、能源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至2019年底,南京水科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4项。出版专著490部,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68项。
全院现有科研人员1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国家和部省级人才90余名,具有高级以上职称700多人,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南京水科院是国家首批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12个学科硕士点,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至2015年底,南京水科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9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7项。出版专著420多部,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35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是国家首批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12个学科硕士点,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定期公开出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工程》(中文版)、《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国外发行)、《岩土工程学报》、《水科学进展》、《小水电》、《SHPNews》等7种期刊。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管理工程系,始建于198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学校于1993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的学历教育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西南地区最早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西南交通大学教育层次最多、最齐全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开设有7个重点本科专业。学院现拥有“行为决策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服务科学与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大数据的服务与战略”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一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glxy.swjtu.edu.cn - 2021-10-12 - 收藏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教师111人,行政管理与教学辅助人员34人;21人聘用员工。教师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50人、讲师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9人。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6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四川省百人计划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学院另聘有国内外兼职教授60余人。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3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60项。累计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2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期刊:Management Science、Marketing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Energy Economics。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863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60项,累计出版学术专著120余部、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
为使学院的教学科研直接融入全球经济的环境,向世界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看齐,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北美、欧洲、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的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关系;学院通过与海外著名院校在MBA培养、师资进修、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旨在尽快实现管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同时,学院通过邀请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界人士作学术报告,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援藏计划培养单位,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
www.swjtu.edu.cn - 2021-06-06 - 收藏
西南交通大学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有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9个。
西南交通大学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级高铁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4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4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在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编制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研究报告(2000-2017)》中名列全国第一;40年间,学校参加了几乎所有的中国轨道交通工程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规划实施和建设运营,参与解决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超级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及各院系分馆、资料室累积纸质藏书量逾300余万册,其中中文书刊268万册,外文书刊32万册,各类型中外文电子数据库269个,折合馆藏量1250余万册;学校图书馆是首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有古籍文献2万余册,其中包括清廷御赐给我校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5044册,清代前期刻印的《六经疑问》、《禹贡锥指》、《周礼述注》等珍贵善本古籍数十种。
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路基工程》、《制冷与空调》、《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
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国中交等深入合作;与成都市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打造“环交大智慧城”,助力成都建设世界轨道交通之都;学校对口支援建设西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精准扶贫马尔康市、阿坝县、峨边县;学校设有上海研究院、深圳研究院、青岛研究院、天府新区研究院等6个产业研究院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互助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 [1] ,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上海交通大学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示范型国际合作联合基地,5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6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6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智库,4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居中国国内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录两类文献(Article,Review)达到6027篇,其中国际卓越论文2497篇,均位居中国高校首位;中国国内论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一;国内卓越论文2414篇,居中国高校第三;十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二;国际会议论文705篇,位居中国高校第二。1篇论文入选“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有35本中外文学术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分为中文版、农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三种。 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不包括电子版)338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113.2万册,电子期刊总量5.77万种,182.05万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59.51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25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为13册次(总量为21.02万册)。全年共采购中外文图书5.36万种,5.83万册;中外文期刊2001种;新增数据库7个,总数达到428个。各类多媒体资源总量达16.5TB。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全年总申请量为7999条,总完成量为7206件,总满足率90.1%。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试行)
www.sjtu.edu.cn - 2021-04-18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