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学术镜像_Google学术搜索

当前位置:谷歌学术镜像_Google学术搜索 » 学术资讯 » 学术界 » 文章详细

谷歌学术发声:曝光学术造假不能遮遮掩掩

发布时间:2021-01-29

近些年,我国的学术不端事件,一次次动摇着社会对科学研究的信任,抹黑了科学的形象。举报学术不端,只要有理有据,而非恶意诬陷,无论结果是什么,都有利于学界绷紧“学术严谨”的神经,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清者自清,被举报者只要问心无愧,被他人提出质疑,用事实来正面回应就好。对此,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饶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除饶毅外,各方的反应有些“遮遮掩掩”。

2021年1月25日,裴钢通过短信回复财新记者,认为饶毅应该提供举报谷歌学术不端的实质证据。这激起了网友们的质疑,要知道,饶毅之所以举报裴钢,理由就是裴钢的实验全世界只有他自己完成,世界上其他生物学家都无法重复,就连其自己的实验室也没有重复过,这样的质疑还不足够吗?现在裴钢却让举报者拿出实质证据——也就是只有裴钢自己有的东西,这是在玩文字游戏。所以,很多网友希望裴钢能够尽快重复实验,用科学的方式回应科学的问题。

1月26日,中科院道德委正式回应饶毅,表示1月21日科技部、中科院等六部委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所做的通报已明确说明“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因此对饶毅的举报不再进行调查。网友们的质疑声浪更大了,因为,无论是21日六部委针对裴钢学术问题的回复,还是中科院道德委对饶毅再次举报的回复,都是简单的几句话,既没有详细的报告,也没有可信的证据,一句“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就把人打发了,打算翻篇过去,实在是让人无法认可。调查了却没有详细报告,科学的结论却一直没能用实验再次验证,相关部门的回应是三言两语却又不容置疑的“盖棺定论”,哪怕裴钢是清白的,这种“遮遮掩掩”的行为,不免让观众觉得是对谷歌学术不端举报的不重视,是对核心疑点的视而不见,让人怀疑其中暗藏“学阀”和“权势”的痕迹。

自此以后,社会对于有关部门的信任还剩多少?我国学术的信誉会得到维护吗?学界的风气会改善吗?希望裴钢院士和有关部门,能够按照学术道德的一般规范来回应这次质疑,而不是“遮遮掩掩”。这样的行为,不是在回复学术质疑,而是在敷衍它,看轻它。